-
Process
-
第一期(1.5yr)
-
自我錨定
-
設計思辨自媒體
- 乒丁乓當
-
Gemini
- 個人帳號
-
非正式接案
- 暫離藝文先決的同溫層
- 盡可能嘗試多種產業
-
功利導向/ 意義導向的成長
-
功利導向
- 概念的持續輸入/輸出
- 適當連結人脈
- 行銷工具的刻意練習
- 獲得信任aka轉職籌碼
-
意義導向
- 整理自己學過的亂七八糟東C
- 透過他人的凝視思考自己
-
虧錢也沒關係
- 賺人情
-
賺挫敗經驗
- 以及挫敗的象徵價值
-
第二期(3.5yr)
-
專職UI, 兼職UX offer
- 深化專業技能
- 熟悉團隊合作
- 應用公司資源
-
UI/UX砍掉重練
- 真正在實際脈絡中消化產業知識
- 以新身分深化信任感
- 興趣成為工作後的疲乏?
- 解法:永遠別讓UI/UX成為最終興趣
-
正式接案
- 導入特色方法論/價值觀
- 只挑選理想的業主
- 合理地調整收費策略
-
個人品牌發酵
-
設計思辨自媒體
- 乒丁乓當
-
Gemini
- 個人帳號
-
提高成就感&收入
- 賺口碑
- 轉虧為盈
-
隨著轉職調整方向
-
調整社群帳號性質
- 以專職身分嘗試website review, redesign
- 開始嘗試初步的被動收入模組
- 公司如何看待我的社群經營者身分
-
自媒體的生態會改變嗎?
- ...我將變成年過30的一輩
-
第三期
(5th yr from now)
-
職涯分水嶺 (暫無從想像)
- 自由接案
- 公司主管職
-
個人品牌成熟
- 回饋藝術創作圈
- 輕量教學/ 出版
- 線下活動
- 設計工具的聯盟行銷
- 釋出更多私人時間
-
Table View
-
起始時間/
完結時間
- June 2020/
Jan 2022
- Feb 2022/
Jun 2025
- from
Jun 2025
-
年齡
- 27-28
- 28-32
- from 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