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
- 一、七个习惯以及之间的关系
- 二、七个习惯分述
- 1. 积极主动
- 2、以终为始
- 3、要事第一
- 4、双赢思维
- 5、知彼解己
- 6、统合综效
- 7、不断更新
- (1)人类成熟的三个时期
- 推荐理由:中国商界经典培训教材世界500强企业培训课程
-
依赖期
- 以“你”为核心,你照顾我;你得为我的得失成败负责。
-
独立期
- 以“我”为核心,我可以做到;我可以负责;我可以靠自己;我有选择权
-
互赖期
- 以“我们”为核心,我们可以做到;我们可以合作;我们可以融合彼此的智慧和能力,就是开始主动负责。
- (2)积极主动的空间在哪里
- (3)关注圈和影响圈
- 除去我们没兴趣、不关注的部分,世上的事情都处在我们的关注圈,而其中有一部分是我们通过自己的行为能对其产生影响的,就是影响圈。
- 积极主动者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,长此以往,他们的影响圈会逐渐扩大;消极者过于关注无法改变的部分,则容易产生消极能量,使影响圈不断缩小……
-
两次创造
- 任何事物都需经过两次创造,一次在头脑中,一次在实际中。在头脑中的为领导,在实际中的为管理。
-
设计准则
- 这取决于目的是什么,我们做每一件事情,都必须先明确目的——也就是终点。
-
人生应该以什么为中心
- 以原则为中心,而不是以阶段性的目标
- (2)木桶人生
- (1)时间管理矩阵
- 通过木桶人生的实验,我们可以看到我们首先应该处理的重要不紧急的事情
- (3)角色管理
- 列出你的个人角色,然后写下每个角色本周对应任务,勾选你认为重要的事情,然后优先完成他们。
- 完成以上三个,你就可以取得个人领域的成功
- (1)什么是双赢思维?
- 双赢思维既要顾及他人利益,以维持合作关系,同时也需要坚持自己的原则,不轻易退缩,双方需要进行真诚的沟通、理智且适度的后退,以达成的确令彼此都满意的成果。
- (2) 不能双赢就好聚好散
- “无法实现双赢就干脆放弃”的原则也会让大家感到轻松。
-
先体检,再开药
- 有效沟通始于准确的聆听。
-
自传式回应
- 价值判断——表示肯定或否定
- 追根究底——依据自己的立场,探究别人的隐私
- 好为人师——以个人生活经验指导他人
- 自以为是——根据自己的行为动机判断别人的
-
移情式聆听
- 感同身受地了解对方此番谈话的真正目的,并掌握准确清晰的事实,再通过对对方情感的客观反馈,来实现真实有效的沟通。
-
案例
- 假期老胡想带全家去度假
- 妻子想去探望生病的母亲
- 双赢的方案,去岳母家附近度假,或在节后请家务公司代劳一周,让妻子有空探望岳母。
- (3)第三选择
- (2) 三个层次
- (1) 统合综效是一种心态
- 第三选择——要诀就是:尊重差异、调动创意。用开放、创造的眼光重新审视面前的问题,化阻力为动力。
- 与人合作最重要的是,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、情绪与智能,以及各人眼中所见到的不同世界。与所见略同的沟通,益处不大,要有分歧才有收获。”
- 沟通的三个阶段层次分别是:互相提防→互相尊重→统合综效。
- 完成以上三个,你就可以实现公众领域的成功
- (1) 自我提升和完善的四个层面
-
身体的建议
- 健康饮食、充足休息、定期锻炼。
-
精神的建议
- 欣赏优秀的文学或音乐作品、与大自然相处、思考与独处。
-
智力的建议
- 不断学习知识,靠阅读、写作、参加课程等身体力行的方式使用智力。
-
社会或情感的建议
- 不需特意花费太多时光,可在日常与他人交往中完成,但也需要保持警醒,给予自我激励或鞭策。
- 每天至少花一个小时,去实现“个人领域的成功”(从身体、精神、智力这些个人层面的可操作事项出发),这是培养“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”的关键。
- (2) 平衡更新
- 习惯主动负责,遇到再不好的境遇,才会知道没有人可以逼迫我,我永远有选择走哪一条路的主动权,这是积极主动的开端。
- 作者 | 史蒂芬·柯维 制图 | 沐子 Lisa